实训现场「卷」起来!看医科学子如何抢占未来职业赛道?
实验室里,试管中的试剂逐渐显色,学生们专注地记录着实验中的细微变化……这是我校实训课堂的常态。
本期带您走进“生物化学”实训课堂,以“双缩脲法测蛋白质含量”实验为例,了解医科学子如何在实践中掌握核心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训前,教师以动画拆解反应机理,锚定“浓度越深,显色愈浓”的黄金定律,学生随即进入实训室,通过实验趁热打铁,让公式在试管中被快速“激活”。
课前预实验
为确保实验高效推进,教师设置了“预实验”环节,与课代表逐步推演实验细节,当发现有任何偏差致显色延迟,也会立即作出更改。
规范操作流程
实训开始,学生分组领取移液枪、比色皿等器材,严格按“取样→加试剂→摇匀→比色”步骤操作。教师全程指导细节,如移液枪量程调节、比色皿清洁等,确保操作精准。
当最后一管试剂摇匀静置,溶液渐次显色,一管管深浅不一的分子“鸡尾酒”显现在大家眼前,无声验证了理论课上强调的“浓度决定显色”黄金定律。
问题导向探究法
在医科,实训课不只为掌握操作技能,更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提出“温度、PH值、底物浓度如何影响酶活性?”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设置对照组,通过变量调控理解知识点,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数据驱动教学
为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教师要求学生系统记录反应变色时间等数据,用坐标纸绘制温度-活性曲线图,通过比对推导酶促反应最适温度,强化科学严谨性与逻辑推演能力。
分层技能训练
为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习惯,掌握移液枪使用技巧,针对移液操作等关键技能,设置 “基础练习—误差修正—精准达标” 三阶段训练,通过反复实操矫正问题,让严谨操作成为肌肉记忆。
以生为本 翻转课堂
我校专业教学创新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主体主导实验操作全过程,如自主设计酶促反应变量对照方案、规划实验步骤。教师作为辅助角色,聚焦疑难问题引导点拨,而非全程示范操作。这种从 “教师教方法” 到 “学生用方法”的模式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培养了沟通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就业积累 “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的能力基础。
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
我校实训课内容直接模拟职场场景,如“双缩脲法测蛋白质”对标检验岗位的样本分析流程;“酶促反应”实验还原药品研发中的活性测试环节,帮助学生积累真实岗位经验。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如移液精度≤0.5%)融入日常实训,定期开展模拟竞赛,提升学生技能规范性和抗压能力。
全流程实训资源支撑
我校基础实验室用于理论验证实验,专业实验室开展综合实训,确保学生从基础到进阶的渐进式学习。实验课100%配备专业器材保障每个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避免“纸上谈兵”。
修德砺行 精技创新
实训课堂的每一份严谨都在锤炼未来的职业底色从精准操作到创新思维从实验室的耐心到职场的自信这里,技能不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改变人生的支点我们以匠心 育匠才让职业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学生的无限可能